国际学院靠谱吗

编者:周权

(未来人才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)

国际关系学院,简称“国关”,学院坐落在北京市西郊风景区,是由国家教育部直属,以外语、国际问题等教学目的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。学校设有国际政治、海外利益安全、传播学、行政管理、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、网络空间安全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法学、英语、日语、法语等13个本科专业。其中,海外利益安全和人工智能专业为2024年新设立专业,政治学、经济学与哲学于2023年设立。

一、分析两年的就业情况

1、2024届国际关系学院就业率

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457人,学位授予数457人。截至8月31日,国内外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共208人,占比45.51%;落实就业去向的202人,占比44.64%;另有45人暂未落实去向,占比9.85%,原因基本为准备二次考研或考公务员。

2、2022年就业情况:

2022届毕业480人,合同+协议就业率为28.1%,国内升学率为34.4%,出国率10.4%,未就业占比22.3%。

通过以上两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可以看出,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的升学率很高,22年升学率是44.8%,24年升学率是45.5%,但就业情况并不乐观, 22年未就业占比是22%,24年未就业占比是9.9%,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,我认为与现在的就业难有关,也与学校开设的专业偏文科有关。

学校并没有公布考公的情况,但从学校的合同+协议就业率来看,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比例不是太高,估计在20%左右。

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去向看,某网站有这样的数据:

签约单位性质:在签约单位性质方面,45.13%的毕业生签约了民营企业,显示出民营经济对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生的吸引力。此外,33.15%的毕业生签约了党政机关,这可能与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有关。另外,还有11.14%和10.58%的毕业生分别签约了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单位。

这里的就业数据应该是学校本科+研究生的全部毕业生的就业情况,如果把研究生的就业人数去掉,本科生到民企的比例更高,这与五大官校身份不符。

一句话总结:学校升学可以,但就业不乐观,考取公务员的比例不是很高。

学校有近一半的同学会考上研究生,那么学校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怎么样呢?

二、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就业分析

2024年研究生就业情况:

研究生考取公务员的比例为42.1%,考取事业单位的比例是16.4%,可以说有近60%的同学考上了公务员或事业编,比例较高了。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,即如果你想进好一点的党政机关,必须要考研了!

以上只是对学校就业质量报告的分析,从数字上的分析,但这所学校毕竟是为国安部培养人才的学校,学校招生要求男女生比例必须是1:1,以前还要求必须是团员,学校有一定的神秘性,所以,具体的就业情况也许会更好。

三、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的步骤及要求

1、在提前批A报考

2、面试要求:在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重庆、云南、浙江等地组织本科招生面试。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参加面试,面试合格后进入录取程序。

面试方式: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为现场面试,地点在国际关系学院;山东、河南、重庆、云南、浙江为视频面试,采用远程网络视频方式,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。

3、面试资格和条件: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的考生需符合教育部颁发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》及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》的要求,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:

●考生出生日期为2002年9月1日及以后;

●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政治立场坚定,品学兼优,无违法违纪行为;

●男生身高应在170厘米及以上,女生身高应在160厘米及以上;男女生体重均在上限标准及以下;体重上限标准为:(身高[厘米]-110)x1.4公斤。

●身心健康,无严重急慢性疾病,无传染病,五官端正,视力、听力正常。

总结:

1、国际关系学院的升学比例较高。有近一半的同学能考上研究生,考取研究生后就业情况较好,有近60%的同学能到公务员或事业编,但本科生的就业情况一般,待就业或准备考公务员的学生人数占比较高,如22年占比到了22%。

2、学校开设的专业局限性较大

国际关系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外交、国际政治、外语为主。虽然培养方向高端,但对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有较强要求。若对国际事务、语言学习不感兴趣,就读后可能缺乏动力。2024年数据显示,国际关系类专业的就业匹配率仅为65%,低于工科专业的85%。

3、就业范围较窄

国际关系学院的培养方向是面向政府部门(如外交部、国安系统)、涉外机构和科研院所,这些单位对招聘人数有较高限制,对学历的也就要求较高了。

4、适宜同学。如果你对国际事务有浓厚兴趣,并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,同时愿意接受较窄的就业范围,这所学校是不错的选择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为一个600分的同学,你是选择一个211学校还是选择国际关系学院呢?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