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科大学排名财经类

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正式发布,财经类高校排名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。在最新公布的全国财经类高校十强名单中,上海财经大学以311分蝉联榜首,中央财经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列二、三位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凭借法学与经管学科深度融合的特色位居第四,西南财经大学以255.1分守住第五席位。

东北地区唯一上榜的东北财经大学排名第六,浙江工商大学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作为新晋力量分列第八、第九。值得注意的是,江西财经大学较上年提升两个位次跻身第七,而南京财经大学以188.6分位列第十,成为榜单中唯一主榜排名跌出前120的院校。

央财第2

中央财经大学作为"两财一贸"核心成员,此次以286.4分稳居第二。这所拥有76年办学历史的财经强校,在数字经济、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,其金融科技实验室已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建立联合研发机制。

在师资建设方面,央财本年度引进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金融学、精算学等王牌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突破23万元。尽管主榜排名较上年下降3个位次,但其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斩获3个A+学科的突破,展现出强劲的学科底蕴。

江西财经大学的逆袭堪称本届榜单最大亮点。这所扎根红土地办学的省属高校,凭借210.8分首次闯入全国前七,主榜位次较三年前提升26位。其成功密码在于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——与赣江新区共建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孵化出27家科技型企业,会计学专业与"四大"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定向培养通道。

在国际化办学方面,江财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共建的中新联合研究院,使其在跨境金融研究领域形成独特优势。但需注意的是,该校在高层次人才储备方面仍存在短板,国家级人才数量仅为头部院校的三分之一。

身处长三角经济腹地的南京财经大学,近年发展呈现明显波动。虽然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保持全国前5%优势,但经管类核心学科的竞争力相对下滑。数据显示,其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考研成功率同比下降8.6%,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连续两年未达预期。

校园区位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发展动能,与南京江北新区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落地率不足40%。不过,该校新成立的数字经济学院已引进阿里巴巴、苏宁金融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未来或将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支点。

纵观2025年财经类高校竞争格局,头部院校的"马太效应"持续加剧,前五名高校包揽了财经类国家一流专业点的62%。中游院校则呈现激烈卡位态势,1分之差就可能引发多个位次变动。值得关注的是,随着"新文科"建设深入推进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与经管学科的交叉融合正在重塑评价体系。那些能快速响应产业变革、创新培养模式的院校,或将在下一轮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。这场没有终点的教育长跑,既考验着办学者的战略定力,更丈量着中国财经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刻度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内容,图片,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,不代表本站观点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在线联系站长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